癥瘕病是中医的一种病症名称,是对女性腹部肿块类疾病的统称,在现代医学中涵盖了多种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包块等。
“癥”和“瘕”有所区别。“癥”一般指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多属血病;“瘕”则是结块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多属气病。但在临床上,两者常难以截然分开,故多并称“癥瘕”。癥瘕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于胞宫、胞脉,日久形成结块;痰湿瘀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与气血相互搏结,积聚而成癥瘕。而如果湿热瘀阻,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与气血相搏,瘀滞于胞宫,蕴结不解,形成癥瘕;以及肾虚血瘀,肾藏精,主生殖,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运行无力,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发为癥瘕。癥瘕病的主要症状是腹部可触及肿块,根据肿块的性质、大小、部位以及患者体质的不同,症状也有所差异。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闭经等。有的会伴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还可能出现带下异常,量多、色黄、质稠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因为癥瘕影响了胞宫的正常功能,阻碍了受孕。
癥瘕病如何治疗
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辨证论治。若为气滞血瘀证,常用膈下逐瘀汤合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若属痰湿瘀结证,选用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以化痰除湿、活血消癥,具体用药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
2、针灸治疗: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血海、膈俞等穴位。关元、气海可培补元气,调节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血海、膈俞活血化瘀。通过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促进癥瘕的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