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 1300亿定增分析 先来这个信息:3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 邮储银行 ”)发布公告,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公告显示,邮储...

来源:雪球App,作者: 聚焦企业内在价值,(https://xueqiu.com/3237139935/329521104)

先来这个信息:

3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发布公告,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公告显示,邮储银行本次发行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及邮储银行主要股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拟募集资金人民币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在此次发行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拟认购金额为人民币78.54亿元、中国船舶集团拟认购金额为人民币45.66亿元,认购金额将按照监管机构最终批复的募集资金规模确定。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拟以现金方式认购邮储银行本次发行的A股股票。

邮储银行本次发行价格为6.32元/股(后续可做除权除息调整),该定价符合证监会关于发行定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80%的规定,且较前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实现了溢价发行。

得,信息到位,咱们直接开聊吧!

问:1300亿元,6.32元定增价,财政部入股,会给邮储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

敲黑板=》

监管要求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如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5%(含储备资本要求 2.5%,邮储银行是这个档的),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为7.5%。

这里解释一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银行的 “安全垫厚度”,用自有资金(核心资本)覆盖潜在风险(风险资产)的比例。

类比生活场景

假设你开了一家奶茶店:

核心一级资本

= 你自己投的本金(存款、房产抵押等)风险加权资产

= 可能亏钱的地方(比如设备维修、原料过期、顾客退款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你的本金 ÷ 这些潜在亏损 × 100%

(例如:本金 100 万,潜在亏损风险 80 万 → 充足率 125%,意味着亏光 80 万后还剩 20 万本金)

问:核心资本充足率能干什么?对我有什么影响?

答:如下=》

1.防止银行倒闭

如果奶茶店突然遇到大亏损(比如原料全坏了),充足率高意味着你自己的钱足够补上窟窿,不用借外债或关门。现实例子:2008 年金融危机中,很多银行因资本充足率太低,亏光本金后被迫破产。

2.决定能贷多少钱

银行放贷就像借钱给别人开店。如果银行自己本金多(充足率高),就能多借出去钱,支持更多企业和个人。邮储银行此次定增后,资本充足率提升,理论上可多放贷约 1.5 万亿元(按 8.5% 监管要求计算),损失的是EPS,远期潜在提升的是ROE(这个是咱们关注的要点,EPS正常也会修复,当然这也需要跟踪)。

3.国家强制要求

就像国家规定奶茶店必须买保险,银行也必须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例如我国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至少 8.5%),否则会被罚款或限制业务。

来一个更通俗的解释: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银行自己的钱) ÷ (可能亏的钱) × 100%

银行自己的钱:包括股东投的钱、利润积累等(不包括借来的钱)。

可能亏的钱:根据贷款、投资等业务的风险高低打折计算。比如房贷风险低,打 50% 折扣;高风险贷款打 100% 折扣。

对普通人的影响

存款更安全:充足率高的银行更不容易倒闭,你的存款更有保障。

贷款更容易:银行钱多了,可能降低贷款利率或更容易批贷款(比如买房、创业)。

理财收益更稳:银行资本充足,投资其理财产品时,违约风险更低。

更简单的说法是: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就像银行的 “健康体检表”,数字越高,说明银行越 “强壮”,既能扛住风险,又能支持更多人借钱发展。邮储银行这次定增大幅提升了这个指标,相当于给自己买了份 “大额保险”,长期来看更稳健。

下面来说一下对邮储银行的影响(数据版):

1.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缓冲垫加厚:资本充足率提升意味着银行应对风险的 “安全垫” 更厚。例如,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 9.56% 增至 11.07%,可多覆盖约1.5% 的风险加权资产损失,相当于额外增加约2200 亿元风险缓冲资金(按 2024 年末风险加权资产 14.6 万亿元计算)。

极端压力下的生存能力:在经济下行或行业危机(如房地产风险暴露)时,高资本充足率可避免银行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2. 业务扩张能力提升

信贷投放空间扩大:根据 “资本乘数效应”(信贷增量 ≈ 资本增加额 × 1 / 最低资本要求),邮储银行此次定增带来的核心一级资本增加(约 1300 亿元)可支撑约1.5 万亿元信贷扩张(按 8.5% 的监管要求计算)。

战略转型加速:资本补充为零售银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投入提供保障。例如,邮储银行可加大对新能源、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支持,或投资智能风控系统、数字化网点建设。

3. 监管合规与市场信心提升

避免监管处罚:达标或超额满足监管要求可避免监管机构采取限制分红、业务扩张等强制措施。

吸引长期资金:高资本充足率通常被视为银行稳健经营的标志,可能提升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如标普、穆迪),降低融资成本,并吸引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

4. 股东回报的长期潜力

股息稳定性增强:资本充足率提升后,银行无需通过减少分红来补充资本。邮储银行 2024 年分红率为 30%,若未来盈利增长与资本补充同步,可持续分红能力有望进一步巩固。

估值修复空间:在行业 PB 普遍低于 1 倍的背景下,资本充足率改善可能推动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重构。比如,邮储银行 PB 从 0.6 倍提升至 0.7 倍,对应市值增长约 20%。哈哈,这个也就想想哈,来投邮储银行的,基本上都本着股息来的险资比较多。

问:那有没有风险?

答:肯定有啊=》

1.短期盈利摊薄压力:定增后总股本增至 1197.3 亿股,邮政集团持股比例从 62.78% 稀释至 52%,每股收益(EPS)可能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资本补充带来的业务扩张将逐步消化稀释影响。

2.行业环境与政策风险

息差收窄:2025 年银行净息差预计继续收窄 10-15 个基点,邮储银行需通过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非息收入弥补利差损失。

资产质量波动: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城投等领域风险可能传导至银行体系,需关注邮储银行相关敞口的风控能力。

下面测算一下对每股eps的影响:

短期摊薄压力测算(2025 年)

1.股本扩张幅度

定增前总股本:991.6 亿股

定增新增股份:205.7 亿股(1300 亿元 ÷ 6.32 元 / 股)

定增后总股本:1197.3 亿股(增幅 20.7%)

2.静态摊薄效应

2024 年净利润:864.8 亿元

定增前 EPS:0.87 元(864.8 亿 ÷ 991.6 亿股)

定增后静态 EPS:0.72 元(864.8 亿 ÷ 1197.3 亿股)

摊薄幅度:17.2%

3.动态修正(考虑资本到位时间)

若定增于 2025 年中完成,资本仅贡献半年收益:

新增资本年收益:1300 亿 × 资本回报率(假设 4%)= 52 亿元

实际 EPS:(864.8 + 52×50%) ÷ 1197.3 ≈ 0.74 元

摊薄幅度收窄至 15%

下面看一下中长期修复路径(2026-2027 年)

1.信贷扩张收益贡献

理论上限:1300 亿资本支撑 1.5 万亿元信贷(按 8.5% 资本充足率)

假设新增贷款平均利率 3.5%,资金成本 2%,年利息净收入增加:

1.5 万亿 × (3.5% - 2%) = 225 亿元

税后净利润增加:225 亿 × (1-25%) = 168.8 亿元修复后 EPS

:(864.8 + 168.8) ÷ 1197.3 ≈ 0.86 元(与定增前持平)

2.政策协同隐性价值

财政存款成本节约:财政部注资 1175.8 亿,若获 0.3% 利率优惠,年节省成本:1175.8 亿 × 0.3% = 3.5 亿元 → EPS +0.003 元

风险拨备减少:财政部担保或贴息降低不良率 0.1%,释放拨备:1.5 万亿 × 0.1% × 300% = 45 亿元 → 税后贡献 33.8 亿元 → EPS +0.028 元

合计隐性价值:EPS +0.031 元 → 修复后 EPS 达 0.89 元(较定增前增长 2.3%)

中长期修复的路径也就是看看,本身也是需要跟踪的。总归一句话,后面邮储银行等需要开始干活了。

下面稍稍回顾一下2023年的定增=》

2023 年定增:6.64 元 / 股的发行价较当时二级市场价格(约 4.7 元)溢价 42%,创下国有大行定增溢价纪录。这一高价反映了中国移动对邮储银行零售业务协同价值的认可(如手机银行用户增长 28% 至 4.5 亿户)。

中国移动作为唯一认购方,持股比例从 6.83% 提升至 8.08%,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合作聚焦 “通信 + 金融” 场景融合,例如:

技术输出:中国移动向邮储银行提供区块链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效率(2023 年供应链融资余额增长 45% 至 3800 亿元)。

渠道共享:借助中国移动 200 万线下网点,邮储银行县域存款市场份额提升至 12.3%。

股东结构:邮政集团持股比例从 62.78% 稀释至 58.5%,但仍为控股股东;中国移动成为战略投资者,强化 “股东资源协同”。

股价表现:公告后股价从 4.7 元上涨至 6.5 元,涨幅 38.3%,显示市场对高溢价定增的信心。

EPS 动态平衡:2023 年定增:总股本从 911.5 亿股增至 991.6 亿股,EPS 摊薄 8.78%。

问:对比一下这两次定增:

问:那么怎么决策?

答:哈哈,你的我不知道,我的是这样的=》

跌了继续买,等修复;涨得多的话,考虑移仓一部分到招商银行。

就这些!

$邮储银行(SH601658)$ $招商银行(SH600036)$

@雪球 @滚一个雪球 @东方小蜗牛 @价值发现 @蒋炜的投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