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退与正式退休区别
一般职工到了法律规定时间才能办理退休,但除了正式退休外还有一种退休形式是病退。对于病退,病退工资如何计算?病退如何办理,流程怎么走?病退人员受聘其他单位的,原单位能否停发其退休金?请仔细阅读下文。
目录
病退与正式退休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病退新政策出台
病退工资如何计算
病退如何办理,流程怎么走
病退人员受聘其他单位的,原单位能否停发
职工办理病退需要什么条件
1病退与正式退休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我们国家的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申请退休,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到了法定退休的时候,职工可以办理退休,退休又分为正常退休和因病退休,那么二者有区别吗?职工办理退休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接下来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病退与正式退休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病退与正式退休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有区别。病退是工作十五年以上,因疾病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依法办理退休手续。
普通退休是达到法定年龄(男60岁),具备退休条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
从缴纳社会保险这方面来看,普通退休缴纳的社会保险通常相对多一些,因此根据其交纳金额计算出的退休金相对多一些。
国务院[1978]104号文件规定第(三)项规定: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疗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病退。其基本养老金或按月领取的生活费按正
阅读全文
2病退新政策出台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有需要病退的员工,所谓病退是指因生病或者非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同时符合其他条件的,可以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同等退休待遇。那么病退的条件有哪些?如何申请病退?接下来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病退新政策出台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职工申请病退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养老保险缴费原则上满15周年,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
一般类疾病住院出院后满1年;
恶性肿瘤、尿毒症、肢体瘫等难以康复的严重性疾病住院出院后医疗期满;
精神类疾病住院出院后年满5年,且有5年系统治疗诊断记录。
阅读全文
3病退工资如何计算 相信我们都在生活中听到过病退一词,对于病退是说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病退因为是提前退休,所以其条件是特定的,否则是不能提前退休的。接下来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病退工资如何计算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减退休金2%;正常退休不扣减。
一、企业职工退休:国家规定,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女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其中,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内缴费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企业职工病退: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如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且缴费年限同上,可办理病退。病退属于退休的一种,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阅读全文
4病退如何办理,流程怎么走 劳动者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申请退休,这是所谓的政策退休。有很多劳动者是患有一些疾病的,这时候劳动者就可以申请退休,那么病退具体怎么办理呢?病退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接下来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病退所需条件
1.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参保职工;
2.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5周岁;
3.工作累计满10年;
4.社保缴费年限满15年;
5.由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材料并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阅读全文
5病退人员受聘其他单位的,原单位能否停发其退休金 一、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又受聘于其他单位的,原单位是否有权停发其退休金,我国目前尚未法律条文予以明确规范。
1.《劳动法》第73条第4款对劳动者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确立了“按时足额支付”的保护性原则;
2.《劳动法》第73条第3款规定能够设置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所需条件/标准的规范限于法律与法规二者(应作狭义理解。限制/剥夺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必须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方可得到法院支持)。
3.《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并未明确规定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又受聘于其他单位的,原单位可以停发其退休金。
阅读全文
6职工办理病退需要什么条件 职工办理病退需要什么条件病退是指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具体条件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职工办理病退需要什么条件
病退是指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
之前的病退条件:
一、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二、交费年限(含视同交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
三、因病或外因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符合以上三条的人员,可办理病退,否则,不能按因病办理退休。
阅读全文
最近更新:2022-08-19
点赞
分享
举报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反馈
内容有误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内容过时
排版错乱
其他错误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专题
劳动法最新产假规定
2022劳动节放假安排
哺乳期可以调岗吗
大学生实习期工资
高温补贴是多少
试用期工资
我有疑问咨询律师专业律师解答
九级工伤误工费标准 2025-08-21
1. 九级工伤误工费标准并非固定统一数值。
2. 一般来说,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若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 收入状况方面,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4. 此外,九级工伤除误工费外,还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赔偿标准要依据当地工伤保险政策及实际情况确定。[详情]
劳动仲裁跟离职有关系吗 2025-08-21
劳动仲裁与离职密切相关。
1. 离职引发劳动仲裁常见情形:员工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足额支付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离职相关问题,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比如单位无故辞退员工,员工可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赔偿金。
2. 劳动仲裁为离职争议提供解决途径:当员工与用人单位在离职事宜上产生分歧,无法协商解决时,劳动仲裁是重要的法律救济渠道。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争议进行审查和裁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3. 影响离职后续流程:若劳动仲裁结果涉及离职补偿、工资结算等,会直接影响员工最终的离职手续办理和经济利益获取。例如仲裁裁决单位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这会促使单位按裁决执行,完成相关支付后员工才能顺利完成离职流程。[详情]
劳动法第25条规定内容 2025-08-21
《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这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录用条件,且能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达到该标准。
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比如多次旷工、违反操作规程等严重违纪行为。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像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况。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包括被判处刑罚以及被劳动教养等。
用人单位依据此条解除劳动合同,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劳动者符合上述情形,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详情]
劳动合同解除情形有哪些 2025-08-21
劳动合同解除分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单方解除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告解除,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二是即时解除,用人单位有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时,劳动者可随时解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也分多种。过错性解除,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用人单位可解除。非过错性解除,因劳动者患病等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经济性裁员,企业经营困难等符合法定程序可裁员解除。[详情]